打卡温江烧烤天花板
近来去吃烧烤时,总能听到隔壁桌展开讨论。“我家楼下那家已经算还行的”“那家人气很高的真不好吃还要排队”“我已经不带期待进烧烤店了”......不知怎么回事,吃个烧烤,还越吃越失落了。
上盘写李家沱烧烤时,评论区有人甚至说了个词:绝望。看了下意见:“不新鲜、不是炭烤、不便宜”成了烧烤三宗罪。
不过,最近一位温江本地老饕给小都推荐了一家烧烤,推荐的理由是:某艺人去过,成都的餐饮大佬也曾去考察过。搜索发现,主打新鲜、炭烤,价格看起来也不错。另外,竟还有“温江烧烤天花板”之称。
踩着傍晚的风,车子越往西开越觉得凉快。几个人在车上讨论哪个区下冰雹,哪个区在下雨,哪个区没有变化,得出结论:成都好大,去30km外吃一顿烧烤可以穿过几种天气。
TwoFat汁味烧烤在凤溪大道,离温江文庙、柳浪湾夜市各1.5km左右,这位置在地图上看起来就挺不错,如果要排队,附近散个步或找个台球厅边打台球边等也行,不会无聊。
这家店下午5点营业至凌晨,我们晚7点抵达时,天还透亮,小店室外门口蔷薇树上花开得正艳,树下坐满了人。没有电风扇,没有大冰块,没有驱蚊水,一家冰粉摊摊摆在一侧,是眼睛里唯一的凉快。
烧烤店的门头上,除了“TwoFat汁味烧烤”几个大字,底部还有一排小字:100%新鲜。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这新鲜劲儿,不止体现在食材。
小店的烧烤制作过程非常透明。门口摆着的这烧烤架,专人打理,只烤五花。偏古铜肤色的光膀子大哥积着一身汗,一言不发,戴着耐磨白线手套站在烤架前的工作内容,是将白里透红的一把五花烤到微微焦黄,随即转移到隔壁的炭火架上。
一把五花,是要换烤架烤上两次的,看不懂,但感觉很踏实。目光随之移动到店内,约2米长的烧烤架看起来挺气派,烤架前摆着一排调料碗,上方,正烤制的鸡翅在膨胀,鱼皮在缩紧,虾的颜色越发可口......问了句:我能拍几张照吗叔?得到回答:叫哥就行。
站上几分钟,听着滋滋声音,看着小小青烟,炭火味儿爬满全身。捏起短袖闻一下,好像就回到了在外婆家院坝里烤烧烤的小时候。
托盘里切了个西瓜,想吃随便拿;旁边一大盆折耳根蘸水和辣椒面等调料很是诱人;同时,刚烤好的串会首先抵达这里。
一些荤菜是10串起点,但他家的节奏是烤制时并不精确计算数量。应该是先大概瞄一眼单子,烤上一把,再由服务员数上对应的点单数量送上桌即可。
在两个烤架之间,还有一处专属油炸摊位吸引着我的注意。一位嬢嬢将花菜、四季豆、土豆沥干水分,放进油锅分别炸好后,混着调料搅拌均匀,这便是菜单上的素拼。
制作区域不过三五步,但有序在其间流转。数了数桌子,这几平米的效率,大致能满足同时坐下十七八桌人。而工作着的几人,言语都不多,只看得到各自双手忙碌,眼里有活儿,打出好配合。
早早做好了“高峰期等菜需要一小时”准备,没想到运气挺好,取号后估摸着等了十几分钟,有几桌便吃完了,迅速点菜后听到一句:“二楼有座位,选个你们喜欢的就行。”
对了,有点不同的是,他家不需要自己拿菜。瞟了眼冷柜,各种菜品在里面分门别类摆放好,推开一次就拿出一大把直接转移上烤架。
在楼下打好调料,辣椒面和花生粉组成的干碟和折耳根蘸水各一份,香香的醋泡蒜也盛上一碟,转身经过狭窄楼梯,快步抵达二楼。楼上比不得室外亮敞,但凉快。嬢嬢拿起扫把扫干净板凳下的瓜子花生壳,我们几人才找到下脚的地儿,一坐下开始聊闲天。
回忆最近吃的几家觉得不错的烧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码料不重、不油腻、吃得到食材本味。这家也是如此。
刚上烤架的五花,看起来极为肥润。从一个烤架转移另一个烤架后,收缩体积。吃上一口,便能感受到其火候掌握得很好,在折耳根蘸水里再次翻个面,更添风味。
这是同行朋友心里的NO.1,放下第一根铁签便觉得10串太少,但因再点又需等待许久,留了个没吃够的念想。
和牛肉的肥瘦相间则是另一个版本。带着炭火香的和牛肉,肥肉部分的油脂会在口中炸开,瘦肉部分则很嫩,每一口都很满足。个人觉得,搭配醋泡蒜更佳。
“烤两份海鱼,再加一份。”在楼下听服务员嘴巴里念了了好几声,便也跟着点了份海鱼尝鲜。
一块鱼肉像肉质如凝胶般紧实,筷子戳开都得费点力气。鱼片有甜咸感,有嚼劲,类似鱿鱼干零食,不过在烧烤店吃着带温度版的,还是挺特别。
去头去壳去虾线后再烤的鲜虾,可谓贴心。看起来个头挺大的虾,表层被火烤至微微脆,内里柔嫩得刚好,身上的几粒辣椒籽仅做装饰,不蘸调料已经很鲜美。
猪脆骨和鸡翅也同样收割我们的胃。猪脆骨肉质部分口感软糯,中间“线条”软硬适中,扑上蘸料,干香四溢。
而我们对鸡翅的评价是:挺有意思。一般来说,奥尔良味的鸡翅是属于地铁口的摊摊的,个人并不怎么在烧烤店里吃过。
咬开鸡翅,禁锢的热气如挣脱束缚迅速上升,内里看得到柔和的汁水,嘴巴挂着蜂蜜的黏,爱吃奥尔良风味鸡翅的人,请点。
公海赌赌船官方网站
烧烤整体都很优秀。而给我们惊喜的,还有这份素拼——可以单独摆摊开店的水平。
蔬菜炸得都不“过分”,土豆挂着微焦,四季豆表皮发皱,花菜和藕就是换了个色,混在一起,拌个糖醋口。
吃到最后,还有烤茄子和米线。这俩的共同点呢,是一个味型,都拿豇豆肉末做码子。
摊开的茄子上没有蒜蓉,只盖了一层厚厚的豇豆肉末,份量给得相当扎实。绵软的茄子与带点儿泡椒风味的豇豆肉末混合,越吃越开胃,甚至想配上半碗饭。
小店门口,一切依旧从容有序。光着膀子的哥仍在门口烤着五花,炸素拼的嬢嬢视线落在锅里,亮起的灯将炭火架上的食物“打”得更诱人。
街边,又换了一波的食客正“塌”在板凳上谈天说地,烧烤与啤酒,在手里交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