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健康·生活--人民网
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食品安全事关基本民生,是关乎国家根本的“民心工程”。日前,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曲阜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在京联合发布《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及相关系列报告。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代表会议举办方致辞。报告会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团队总负责人吴林海教授主持。
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市场供应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呈现逐步向好的基本格局,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秀娟代表研究团队介绍了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分析认为,2017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食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基本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2014-2017年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均保持在高于96%的高位水平上。2017年,全国食用农产品质量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8%,比2016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全国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自2012年首次公布该项统计以来已连续六年在96%以上的高位波动,虽然不同品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所差异,但总体水平继续呈现并保持“波动上升”的基本态势。报告同时指出,现阶段我国食用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为突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具有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治理的难度仍然十分艰巨。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华代表研究团队报告了2017年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采用大数据挖掘工具而进行的专项研究,重点研究了2017年国内主流网络舆情所报道的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研究表明, 2017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于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发生量占总量的45.16%,其次分别是消费环节、流通环节和种养殖环节,事件发生量分别占总量的32.06%、14.05%、8.42%。2017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量最多的食品种类依次分别为食用农产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饮料、调味品、肉制品、食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在2017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由于造假或欺诈、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工艺问题、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质等人为特征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占发生事件总数的51.21%。相对而言,自然特征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相对较少,占发生事件总数的48.79%。
据悉,此次发布会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由吴林海、尹世久等撰写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的部分观点与内容,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与食品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重要参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