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710公海赌船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与中国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实践,立足食品安全的现实问题,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就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从田头到餐桌的一系列改革实践。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科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巨大成就。
——食用农产品安全水平稳中向好。新时代的中国农业发展已步入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保障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这对在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自2013年以来,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21年,全国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高达97.6%。从监测品种来看,2021年,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1%、96.5%、98%、98.8%、96.9%。
——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中有进。2014年,国家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督抽检制度。自2015年以来,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一直稳定保持在96%以上。尤其自2017年以来,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的高位水平,2021年达到97.3%,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17—2021年,全国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的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尤其是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食品安全水平稳中向好。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例,2014—2016年,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6.9%、97.2%、98.7%;而在2017—2021年的合格率则分别达到99.5%、99.9%、99.8%、99.89%、99.88%,成为历史上婴幼儿奶粉质量最好的时期。
——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稳定趋好。2013年,全国进口食品贸易规模达到46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市场。之后进口贸易持续增加。2020年,全国食品进口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77.3亿美元;2021年,继续大幅度提升,达到1354.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市场零售规模大约1.6万亿元,进口额排在前五位的食品品类分别是肉类、粮食、水产品、乳制品和水果,进口额均超过了百亿美元。进口食品的来源日益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饮食需求。与此同时,海关全力坚守进口食品的“国门安全”。2021年,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进口食品2893批次,较2020年的2001批次增加44.6%,被拒绝入境的食品来自87个国家或地区,涉及28类,达到31403吨。
——老百姓食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2022年下半年,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2697个消费者网络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受访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分值为68.38分。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9年,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比2014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这十年来,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已连续12年零检出,蛋制品中“苏丹红”已连续7年零检出,老百姓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逐步得到解决。
——打造最严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十年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坚持以严谨的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建立了程序公开透明、多领域专家广泛参与、评审科学权威的标准研制制度、全社会多部门深入合作的标准跟踪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公信力。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到产品全链条、各环节主要的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包括儿童、老年等全人群的饮食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既契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是历史性、世界性和时代性难题。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演化的进程被大大加速,在更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更为剧烈的变化,给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奋进,创造了历史辉煌。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2019年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GFSI)显示,2019年中国的GFSI分值为71分,比2012年高出8.5分,在EIU给出的113个参评国家中位居于第35位,比2012年提高了4位,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
在人口如此之多、对国计民生影响力如此之巨、改革难度如此之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领域,在短短十年时间中,中国水平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在人类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史上亦属罕见。这一切彰显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中国特色。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作为新时代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方略,食品安全战略以人民为中心,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相对应,成为嵌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中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制度安排,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回答了在新时代食品安全风险领域“治理什么”“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形成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中国化理论体系,为这十年治理食品安全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2013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并充分体现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法治准则,为打击食品犯罪,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余名;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1万人,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3万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铁拳”行动中查办违法案件5.22万件,“山寨”酒水饮料、节令食品案件2.59万件。在2013—202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食品安全刑事案件3.8万余件,判决人数5.2万余人。
——构建社会共治体系。全国积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方法与路径,尤其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促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推动行业自律、完善消费追偿机制、试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拓展了社会共治渠道,创新了共治方式。政府监管“一条腿走路”的“单中心”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并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公民投诉举报为例,在2014—2015年间,全国食品稽查大案要案中,50%以上来源于投诉举报线索。目前,公民投诉举报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发现和打击食品安全重大违法犯罪主要的案源渠道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吃得安全”,更期盼“吃得健康”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未来五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应牢牢把握食品安全治理的中国制度优势和现实国情,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纵深推进食品安全治理,重点解决食品安全质量供给不平衡性、不同食品种类质量安全不平衡性,以及保健营养食品供给不充分的矛盾,重点聚焦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品以及米及其制品、面及其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酒水饮料、水产品、饭店与餐馆食品等大众化食品,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与跨界合作治理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D117)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